營造助推市場主體發展的優良環境
核心提示: 營造助推市場主體發展的優良環境
新增市場主體2473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6戶,新增個體工商戶1775戶,各類市場主體共計3.2萬余戶……
不斷刷新的數字,日益增長的市場主體,是鄢陵縣多措并舉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加速轉變政府職能、釋放改革紅利而不懈努力的結果,也見證著該縣“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
今年以來,按照國家、省、市“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鄢陵縣結合工作實際,創新服務方法,落實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營造助推市場主體發展的優良環境,全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進一步推動該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政務平臺基本成型
優化簡化辦事流程
改革不易,自我革命更難。然而,唯其艱難漫長,方顯勇毅篤行。
去年以來,鄢陵縣主動對接國家、省、市梳理的行政審批事項,根據河南省大力推行的“三級十同”和“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導該縣30多家單位全部使用省政務服務統一工作平臺,運用辦事軟件或市平臺審批系統辦理相關事項。
今年年初,結合國家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和行政機構改革,鄢陵縣對各單位、各部門審批事項進行了重新“洗牌”。目前,該縣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已經基本確定,形成了約830項的縣級目錄,細化為業務辦理事項1200多項。
“根據建設方案要求,我們積極組織業務人員對所有事項的辦事要素進行錄入,目前已完成總數的97%左右。”鄢陵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稱,事項梳理規范后,既實現了政務服務事項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又奠定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政務信息共享的良好基礎。
同時,該縣進一步優化簡化群眾網上辦事流程,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著力聚焦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投資、建設工程、民生事務等辦理量大、企業和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的總體要求,逐項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設置自助辦理服務區,并由工作人員引導服務對象通過互聯網申請、申報政務事項,讓辦事群眾享受到優質一流的政務服務。
“一門”“一窗”“一次”辦理
打造最優辦事環境
“以前,我們來辦營業執照要跑好幾次,而且需要等半個多月,F在,網上辦理太方便了,我今天提交了材料后,兩三天就能把營業執照辦下來。”近日,在該縣經營電器的劉女士在鄢陵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理營業執照時這樣感嘆。
今年以來,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鄢陵縣通過單位人員進駐調整、事項進駐授權等方式,進一步完善便民服務大廳集中服務模式,設置綜合窗口、企業開辦、公安綜合、不動產綜合等服務專區,建立健全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如今,按照“只進一扇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腿”的要求,2019年年底前,70%以上的審批事項將實現“一門”“一窗”“一次”辦理,進一步打造最優辦事環境。
如今,進駐該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的審批事項已有870項,約占該縣審批事項的72%,其中,綜合窗口開展“一窗”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模式,可受理事項707項,約占進駐事項的81%,占該縣審批事項的58%。同時,該縣大力推進電子稅務改革,實現網上辦稅和移動辦稅,為納稅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務,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